大型中國芭蕾舞劇《紅色娘子軍》(THE RED DEPACHMENT OF WOMEN)1964年首演,此劇根据梁信同名電影劇本改編,由李承祥、蔣祖慧、王希賢編導˙吳祖強、杜鳴心、戴宏威、施万春、王燕樵作曲˙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海南島。講述了從惡霸南霸天府中逃出來的丫鬟瓊花,在紅軍党代表洪常青的幫助下,從—名苦大仇深的農村姑娘,逐漸轉變成一名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娘子軍戰士的過程。《紅色娘子軍》和另外一部大型芭蕾舞劇《白毛女》是我國民族的內容和外來芭蕾藝術形式的成功結合,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、中國气派。在塑造人物方面,既運用芭蕾語匯,又吸取中國民族民間舞、傳統戲曲以及武術之長來充實和丰富表現手段。《紅色娘子軍》与《白毛女》在中國芭蕾舞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。它們是“洋為中用”更深層次的實踐,以其獨有的中國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藝術之林。集体智慧彌補了經驗不足,使芭蕾中國化的探索,起點較高,起步很快。与其它舞蹈、舞劇作品的命運不同,這兩部作品在“文革”中,被定為“樣板戲”——是當時為數极少獲准上演的兩部舞劇。經受了時間与社會的檢驗之后,《紅色娘子軍》与《白毛女》依然葆有其藝術生命力,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音樂方面同樣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,跌宕起伏的旋律魅力,气勢恢弘的交響伴奏以及繽紛多姿的音樂景致,讓人贊嘆不已!尤其劇中的《万泉河水清又清》和《娘子軍連連歌》被廣為傳唱。該劇一九九四年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。
SideA
1. 序曲
2. 團丁搜捕清華;清華與老四搏鬥的舞蹈;清華反抗
3. 清華獨舞;洪常青指路
4. 軍民歡慶”紅色娘子軍連”的誕生;歌曲《娘子軍連歌》
5. 軍民歡慶;清華參軍
SideB
1. 南霸天作壽
2. 紅軍連隊欣欣向榮;女戰士和炊事班長的舞蹈
3. 鄉親們慰問紅軍 – 歌曲《萬泉河水》(斗笠舞)
4. 常青感謝鄉親們的深情厚誼;軍民聯歡
5. 常青將公文胞交給清華;常青、二戰友的戰鬥舞蹈;常青巍然屹立,怒視群匪
6. 清華處決南賊;解放;化悲痛為力量;向前進,向前進!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向前進!